1.4.3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的测定


取纯化后的细菌液体培养,菌液浓度达到1×108~5×108CFU/mL。取200μL的菌液和20 mL添加5%牛血清的THB液体培养基于锥形瓶中,在不同培养温度(25、37、42℃)、培养基pH值(4~9)、盐浓度(1%~5%)条件下测定0、2、4、6、8、10、12、14 h菌液OD600nm值,绘制生长曲线。


1.4.4常用消毒剂中和剂的筛选


将0.5%碘伏的中和剂设为0.5%硫代硫酸钠+1%卵磷脂+1%吐温80和0.5%硫代硫酸钠+1%卵磷脂+3%吐温80;0.2%新洁尔灭中和剂设为1%卵磷脂+1%吐温80和1%卵磷脂+2%吐温80;1 000 mg/L的84消毒液中和剂设为5%硫代硫酸钠+1%卵磷脂+1%吐温80和1%硫代硫酸钠+2%卵磷脂+3%吐温80;5%来苏水中和剂设为3%吐温80[16]。参照《消毒技术规范》[17],设置6个试验组,分别为:消毒剂+菌悬液、消毒剂+菌悬液、中和剂+菌悬液、消毒剂+中和剂+菌液、稀释液+菌悬液(阳性对照)、稀释液+中和剂+培养基(阴性对照)。试验结果需符合第1组无菌生长,或仅有极少数分离株菌落生长;第2组有菌落生长,且较第1组为多,但较第3,4,5组少;第3~5组有相似量试验菌生长,其组间菌落数误差率应不超过15%;第6组无菌生长[18]。


1.4.5常用消毒剂对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杀菌率的检测


取0.5 mL菌悬液、0.5 mL 3%牛血清白蛋白加入试管,混匀,置20℃水浴5 min后,加入不同浓度消毒液4.0 mL注入其中,迅速混匀并立即计时。至各预定时间后分别吸取0.5 mL混合液加于4.5 mL中和剂,混匀。作用10 min后,吸取1.0 mL混合液,按平板计数方法测定存活菌数,每管混合液接种2个培养基。阳性对照组用稀释液代替消毒剂溶液,所得结果代表菌液原有浓度。消毒剂试验设计见表1。消毒剂杀菌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表1消毒剂试验分组


2结果与分析


2.1病原菌分离纯化及生化特性


从发病驴和死亡驴的下颌脓汁和死亡驴肺部脓汁共分离到4株菌,XJ201901为死亡驴下颌脓汁分离,XJ201902为死亡驴肺部分离,XJ201903和XJ201904为发病驴下颌脓汁分离。


由图1可知,4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长链状球菌,β溶血。

图1分离菌镜检及血平板培养情况


由表2可知,4株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均为马链球菌马亚种,置信度94%。

表2分离株生化鉴定结果


2.2 PCR鉴定结果

图2 seM基因PCR鉴定


4株分离菌提取基因组DNA后,用seM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seM基因片段。由图2可知,扩增产物经核酸电泳后可观察到1条长约542 bp的片段,经过测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其序列与NCBI中登录的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seM基因序列(MH973488.1)同源性均超过99%,说明4株分离菌株均为马链球菌马亚种。


2.3分离菌株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见图3~图5)


由图3可知,4株分离菌在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明显不同,37℃条件下细菌生长迅速,4 h进入对数期并在8 h达到高峰,菌量可达108CFU/mL,8~14 h基本处于平台期。25℃条件下细菌生长缓慢,培养10 h后才有明显生长。42℃条件下,分离株比37℃早一步进入对数期,在6 h达到高峰,但总菌量低于37℃,平台期维持时间较短,8 h之后快速进入衰亡期。


图3不同温度条件下4株分离菌生长曲线


由图4可知,4株分离菌在4%及5%盐浓度时不生长。1%和2%盐浓度4 h进入对数期,8~12 h处于平台期,12 h后细菌开始衰亡,生长趋势一致,但是2%盐浓度下细菌总量低于1%盐浓度3%盐浓度条件下细菌生长缓慢12~14 h才达到其最大值。

图4不同盐浓度条件下4株分离菌生长曲线


由图5可知,4株分离菌在pH值为4、5、9时不生长;pH值为7、8时,细菌生长情况基本一致;但pH值为8条件下,细菌在衰亡期的下降要快于pH值为7的条件;pH值为6时,细菌生长缓慢,菌量始终显著低于pH值7、8。

图5不同pH值条件下4株分离菌生长曲线


相关新闻推荐

1、十二酸单甘油酯对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活性、基因表达的影响(一)

2、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膜形成和生长曲线分析

4、删除RFP表达盒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生长曲线测定

5、微生物培养基按微生物的种类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