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植物和病原菌


桑枝:2022年秋采自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29°48′58″N,106°24′51″E),桑树品种为抗性品种‘川桑7637’。


病原菌:S.sclerotiorum PZ-2为本实验室分离保存,Botryotinia fuckelian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olletrichum lagenari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旋孢腔菌(Cochiobolus sativus)、Thanatephorus cucumeri、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为实验室收集保存菌株。


1.1.2培养基


LB培养基(g/L):胰蛋白胨10.0,酵母粉5.0,NaCl 10.0,琼脂15.0–20.0。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g/L):马铃薯200.0,葡萄糖20.0,琼脂15.0–20.0。


PDB培养基(g/L):马铃薯200.0,葡萄糖20.0。


胰酪大豆胨琼脂(tryptone soya agar,TSA)培养基(g/L):胰蛋白胨15.0,大豆胨5.0,NaCl 5.0,琼脂15.0–20.0。


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NA)培养基(g/L):蛋白胨10.0,牛肉膏3.0,NaCl 5.0,琼脂15.0–20.0。


R2A琼脂培养基(g/L):细菌蛋白胨0.5,可溶性淀粉0.5,酵母粉0.5,葡萄糖0.5,酸水解酪蛋白0.5,KH2PO4 0.3,丙酮酸钠0.3,MgSO4 0.024,琼脂15.0–20.0。


以上培养基均采用121℃灭菌20 min。


1.1.3主要试剂


KI-I2染液:60 mg/mL KI溶液与10 mg/mL I2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


200 mmol/L 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4-hydroxyethyl piperazine ethane sulfonic acid,HEPES)的配制:用1 mol/L NaOH溶液将1 mol/L HEPES溶液pH调至6.8–8.2,向20 mL 1 mol/L HEPES中加入80 mL水,得到200 mmol/L HEPES。


1.2桑树内生拮抗菌的分离及筛选


1.2.1内生菌分离纯化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分离内生菌,具体方法:取健康的‘川桑7637’枝条,剪至5–6 cm长,置于75%乙醇中浸泡1–2 min,取出后于酒精灯火焰上燃尽表面乙醇,置于PDA培养基表面滚动数圈后28℃条件下培养,以验证表面灭菌是否彻底。随后用无菌刀片将其分三层,分别置于LB、TSA、NA、R2A培养基上28℃条件下培养,待植物组织周围长出菌落后,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内生细菌。


1.2.2桑椹菌核病拮抗菌初筛


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S.sclerotiorum PZ-2有拮抗效果的内生菌。用打孔器取直径8 mm的S.sclerotiorum PZ-2菌饼,接种于培养基中央,在距中央2.5 cm处的4个方向分别划线接种不同内生菌,28℃培养,观察病原菌生长情况,筛选对S.sclerotiorum PZ-2具有拮抗效果的内生菌。


1.2.3桑椹菌核病拮抗菌复筛


对初筛拮抗效果较好的拮抗菌进行平板对峙法复筛。用打孔器取直径5 mm的S.sclerotiorum PZ-2菌饼,接种于培养基中央,在距中央2 cm两侧对称处划线接种拮抗菌,以只接种病原菌的平板为对照,25℃培养4 d,测量与待测细菌划线垂直方向的病原真菌菌落直径,设置3个重复,并按公式(1)计算抑菌率。


抗菌率(%)=(对照组菌落直径-实验组菌落直径)/(对照组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公式(1)


1.3桑椹菌核病拮抗菌的鉴定


1.3.1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利用平板划线法将筛选获得的拮抗菌接种于PDA和LB培养基上,37℃培养12 h,观察其菌落形态。在LB上培养24 h和48 h后,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生理生化特征检测采用新型微生物微量生化鉴定管试剂盒(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2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提取目的菌株基因组,在1.5 mL离心管中加入30μL DNA提取液(PrepMan Ultra Sample Preparation Reagent试剂盒)(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挑取适量菌落与DNA提取液混合均匀,100℃金属浴10 min,之后12 000 r/min离心3 min,取20μL上清液作为模板备用。


以目的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27F(5′-AGAGTTTGATCCTGGC TCAG-3′)和1492R(5′-GGTTACCTTGTTACGA CTT-3′)扩增拮抗菌16S rRNA基因序列。PCR反应体系:上、下游引物(10μmol/L)各1μL,DNA模板1μL,2×Rapid Taq Master Mix 12.5μL,ddH2O 9.5μL。PCR反应条件:95℃3 min;95℃15 s,55℃15 s,72℃30 s,30个循环。将PCR扩增产物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将获得的基因序列在NCBI数据库(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中进行比对,并利用MEGA 5.0软件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1.4拮抗菌抑菌谱测定


以实验室保存的常见植物病原菌为靶标菌,用打孔器取直径为5 mm的菌饼,接种于培养基中央,在距离中央2 cm处左右两侧接种拮抗菌,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25℃培养,参照公式(1)计算抑菌率。


1.5拮抗菌对桑椹菌核病的离体防效实验


微调后进行离体防效实验。


1.5.1菌悬液及发酵上清液制备


挑取拮抗菌单菌落接种于10 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180 r/min培养过夜,将种子液接种至100 mL LB液体培养基,37℃、180 r/min培养过夜后,将发酵液12 000 r/min离心3 min收集菌体,用无菌水重悬到OD600为0.6(108 CFU/mL)制成菌悬液。


将拮抗菌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37℃、180 r/min振荡培养4 d,取发酵液12 000 r/min离心30 min后,上清液过0.22μm滤膜,获得无菌发酵上清液。


1.5.2离体防效实验


将新鲜桑椹置于75%乙醇浸泡20–30 s,无菌水洗去乙醇,无菌滤纸吸干水分;无菌针头刺破桑椹后分别在纯水、LB液体培养基、拮抗菌菌悬液、拮抗菌发酵上清液、甲基硫菌灵(稀释750倍)中浸泡30 min,取出置于培养皿自然晾干,取3块直径为8 mm的S.sclerotiorum PZ-2菌饼接种在桑椹上针头刺破处,保鲜膜包裹后放入组培瓶,室温(15–20℃)静置培养。每个处理设置5个生物学重复,每个生物学重复包含5个桑椹。室温培养2 d后取下保鲜膜,去除菌饼,观察记录并按公式(2)计算病情指数,菌悬液处理组和甲基硫菌灵以纯水为对照,发酵上清液处理组以LB液体培养基为对照,均按公式(3)计算防效。


根据处理后桑椹发病时的表面菌丝覆盖率,将发病桑椹进行分级:0级,无发病桑椹;1级,桑椹表面菌丝覆盖率0%–25%;2级,桑椹表面菌丝覆盖率25%–50%;3级,桑椹表面菌丝覆盖率50%–75%;4级,桑椹表面菌丝覆盖率75%–100%。


1.6拮抗菌抑菌机理初探


1.6.1拮抗菌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将拮抗菌接种到PDB培养基中,37℃、180 r/min培养4 d后,取发酵液12 000 r/min离心30 min,随后上清液过0.22μm滤膜,获得无菌发酵上清液。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菌无菌发酵上清液对桑椹菌核病原菌S.sclerotiorum PZ-2的抑制效果。将病原菌S.sclerotiorum PZ-2分别接种至含有50%、20%、10%、5%、3%和2%拮抗菌无菌发酵上清液的PDA平板,25℃培养48 h,以未添加无菌发酵上清液的PDA平板为对照,参照公式(1)计算抑菌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S.sclerotiorum PZ-2菌丝形态。


1.6.2拮抗菌对病原菌糖原积累的影响


通过糖原染色测定拮抗菌对病原菌糖原积累的影响。在铺有玻璃纸的PDA平板中央接种直径5 mm的S.sclerotiorum PZ-2菌饼,距中心2 cm处两侧接种拮抗菌,取25℃对峙培养1、2、3、5 d后的S.sclerotiorum PZ-2菌丝置于载玻片上,用KI-I2染液染色1 min后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颜色越深代表菌丝糖原含量越多。以在PDA平板上培养相同时间的S.sclerotiorum PZ-2作为对照。


1.6.3拮抗菌对病原菌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采用DCFH-DA活性氧荧光探针测定对峙培养1、2、3、5 d的S.sclerotiorum PZ-2菌丝内活性氧含量。将S.sclerotiorum PZ-2菌丝置于200 mmol/L HEPES缓冲液中静置浸润20 min后,转移至15μmol/L的DCFH-DA溶液(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5℃黑暗标记1 h,制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波长495 nm,发射波长515 nm。


1.6.4拮抗菌对病原菌基因表达的影响


根据1.6.1、1.6.2和1.6.3实验结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拮抗菌对S.sclerotiorum PZ-2基因组中糖代谢、抗氧化酶和细胞壁成分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按1.6.2方法收集病原菌菌丝,依据Omega Fungal RNA Kit R6840(Omega Bio-Tek公司)说明书提取S.sclerotiorum PZ-2菌丝总RNA。


利用一步反转试剂盒(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RNA反转为cDNA。反转体系:5×All-in-one qRT SuperMix 4μL,Enzyme Mix 1μL,RNA template 1μg,RNase-free ddH2O补足20μL。反应程序:50℃15 min;85℃5 s。


参考NCBI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中S.sclerotiorum基因组选取与糖代谢有关的基因Gene_9536(己糖激酶)、Gene_3455(糖基转移酶家族20)、Gene_7772(葡萄糖磷酸变位酶),与病原菌抗氧化相关的基因Gene_5305(过氧化氢酶相关的免疫反应性)、Gene_4935(过氧化氢酶)、Gene_1287(过氧化物酶体),与细胞壁组分合成相关的基因Gene_13(糖基转移酶、纤维素酶)、Gene_11361(几丁质合成酶2)、Gene_622(细胞壁)。利用软件Primer 5设计以上基因引物,内参基因和各基因的引物序列如表1所示。

表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原菌基因表达的引物序列


实时荧光定量PCR:每个样品设置3个生物学重复,每个生物学重复含3次技术重复。反应体系:TB Green Premix Ex Taq II(2×)10µL,正、反向引物(10µmol/L)各0.8µL,cDNA模板5µL,RNase-free ddH2O 3.4µL。反应程序:95℃30 s;95℃10 s,40个循环;60℃30 s。


1.7数据统计及分析


数据均采用Excel 2018进行分析计算,利用GraphPad Prism 8中t检验对相对基因表达量进行显著性分析并作图。


相关新闻推荐

1、低温冷藏,食品中的微生物能被冻死吗?

2、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联合香芹酚,更能减少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生物膜

3、大肠埃希菌T2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实验

4、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吗?有哪些用途?

5、大肠埃希氏菌衰亡期再次接种菌种和补加乳糖可提高岩藻糖基乳糖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