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肠道微生物群的磷脂代谢产物可促进缺氧诱导的肠道损伤


近日,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在国际期刊《Gut Microbes》在线发表题为“Phospholipid metabolites of the gut microbiota promote hypoxia-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 via CD1d-dependent γδ T cells”的研究论文。Yuyu Li为第一作者,Yuyu Li和刁宏燕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


成果介绍


胃肠功能障碍是急性高原病(AMS)的常见症状。肠道微生物群和γδ T细胞在胃肠道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缺氧诱导的肠损伤中微生物群和γδ T细胞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缺氧诱导的肠道损伤与宿主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代谢物通过CD1d依赖的γδ T细胞促进缺氧诱导的肠道损伤,表明磷脂代谢物和γδ T细胞可能是AMS治疗的靶点。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预防和治疗AMS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要点如下:


1、缺氧时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加重肠道损伤;


2、缺氧通过促进血管生成素4的分泌来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


3、γδ T细胞衍生的IL-17A促进缺氧诱导的肠损伤;


4、脱硫弧菌以CD1d依赖的方式激活肠上皮内γδ T细胞。

图1:肠道微生物群的消耗可减轻缺氧引起的肠道损伤和肺水肿

图2:小肠上皮γδ T细胞的增殖和激活以及IL-17A的产生促进缺氧诱导的肠损伤

图3:共生菌群以CD1d依赖的方式激活肠上皮内γδ T细胞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9490976.2022.2096994

相关新闻推荐

1、不同温度、pH值和水分活度下,非冷藏即食食品中凝结芽孢杆菌生长变化

2、根际细菌对番茄幼苗根系及生长的影响、应用潜力与风险(二)

3、北极狐唾液乳杆菌ZJBF005生长曲线、产酸和耐酸曲线、抗菌活性测定(二)

4、一个全新的细菌生长调控的权衡理论体系,与国际主流观点有何不同

5、不同浓度的桑黄水提物对乳制品中有害指示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仪器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