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2.1活菌计数标准曲线绘制


2.1.1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活菌计数标准曲线


不同稀释倍数菌悬液的吸光值与其对应稀释倍数的线性方程为:y=1.8976x+0.137,r2=0.9877[x为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稀释倍数倒数的值,y为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稀释后吸光值(OD600)];标准曲线方程为:y=134.36x-17.976,r2=0.9924[x为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吸光值(OD600),y为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活菌菌落数],菌液吸光值与活菌数之间有显著线性关系(图1)。因此,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菌悬液吸光值与其活菌数量间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可用于后续菌液密度的测定。

图1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活菌计数标准曲线


2.1.2哈维氏弧菌PBVH3311活菌计数的标准曲线


不同稀释倍数菌悬液的吸光值与其对应稀释倍数的线性方程为:y=1.42x+0.2052,r2=0.981[x为哈维氏弧菌PBVH3311稀释倍数倒数的值,y为哈维氏弧菌PBVH3311稀释后吸光值(OD600)];标准曲线方程为:y=5.1028x-1.2664,r2=0.9956[x为哈维氏弧菌PBVH3311吸光值(OD600),y为哈维氏弧菌PBVH3311活菌菌落数],菌液吸光值与活菌数之间有显著线性关系(图2)。因此,哈维氏弧菌PBVH3311菌悬液吸光值与其活菌数量间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后续菌液密度的测定。

图2哈维氏弧菌PBVH3311活菌计数标准曲线


2.2菌株生长曲线


2.2.1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生长曲线


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生长曲线符合典型“S”型细菌生长曲线。即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停滞期、增长期、平台期和衰亡期共4个时期。其中,接种后0~0.5 h为该菌株的停滞期,0.5~1.5 h为缓慢增长期,1.5~2.5 h进入短暂平台期,2.5~10 h进入对数增长期,10~36 h进入平台期,36 h后进入衰亡期(图3)。

图3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生长曲线


2.2.2哈维氏弧菌PBVH3311菌株生长曲线


哈维氏弧菌PBVH3311的生长曲线符合典型“S”型细菌生长曲线。即哈维氏弧菌PBVH3311的生长生长周期可分为停滞期、增长期、平台期和衰亡期共4个时期。接种后0~0.5 h进入停滞期,0.5~1.5 h进入增长期,1.5~4.5 h进入短暂平台期,4.5~20 h进入对数增长期,20~44 h进入缓慢增长期,44~68 h进入平台期,68 h后进入衰亡期(图4)。


2.3培养基优化


培养24 h后,不同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培养基中菌悬液的密度为2.31×108~3.36×109cfu/mL(图5)。其中2216E培养基的活菌数最低,为2.31×108cfu/mL;试验组A的活菌数最高,为3.36×109cfu/mL;试验组B的活菌数为1.33×109cfu/

图4哈维氏弧菌PBVH3311生长曲线


mL;试验组C的活菌数为1.95×109cfu/mL。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菌悬液密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尽管试验组B和试验组C间仅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A与试验组B或试验组C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

图5培养基优化结果


2.4拮抗试验


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密度为101~102cfu/mL时,所有组别未出现明显的拮抗效果。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密度为103cfu/mL时,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最小抑菌密度为103cfu/mL,抑菌圈直径为(8.40±0.16)mm;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密度为104、105cfu/mL时,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最小抑菌密度均为105cfu/m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64±0.07)、(8.24±0.22)mm。拮抗作用效果为全透明抑菌圈(图6)。


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密度为106cfu/mL时,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最小抑菌密度为107cfu/mL,抑菌圈直径为(18.15±0.09)mm;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密度为107、108cfu/mL时,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最小抑菌密度均为108cfu/m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53±1.34)、(11.68±2.58)mm。拮抗作用效果为全透明抑菌圈,外侧还有一圈半透明抑菌圈(图6)。


总之,只有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103cfu/mL时,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才会产生拮抗作用,且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密度应相当于或高于哈维氏弧菌PBVH3311的密度,拮抗作用大小与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密度呈正相关性。

表3不同密度假交替单胞菌与哈维氏弧菌拮抗抑菌圈直径(打孔器直径5.98 mm)mm

注:表中数据为剔除掉打孔器外径5.98 mm的结果,“0”表示不产生拮抗效果.

图6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与哈维氏弧菌PBVH3311拮抗作用效果a.假交替单胞菌;b.哈维氏弧菌;c.全透明抑菌圈;d.半透明抑菌圈.


相关新闻推荐

1、不同培养温度下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测量数据

2、贮藏温度对鲜切草鱼薄片中热死环丝菌的生长速率影响(一)

3、STK1基因对山梨醇高渗胁迫下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发育、致病性的调控机制(三)

4、生物炭与细菌微生物互作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及益生菌的分离表征

5、轻基质复配微生物功能菌对江南油杉苗木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