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细菌16S rDNA鉴定


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腐败菌的DNA,以通用引物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5’-TACCTTGTTACGACTT-3’)对目标细菌的V 3区进行P C R扩增。5 0μL P C R扩增体系:2×Taq Master Mix 25μL,DNA模板1μL,引物(10μmol/L)各1.5μL,ddH2O 21μL。PCR扩增程序:95℃预变性10 min;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1 min,30个循环;最后72℃再延伸10 min。


PCR扩增产物通过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条带清晰的扩增产物送往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通过www.NCBI.nlm.gov./blast网站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


1.3.3 PCR-DGGE分析


1.3.3.1微生物总基因组DNA提取


样品处理同1.3.1节,采用细菌DNA提取试剂盒提取4℃贮藏6 d调理牛排的总DNA。


1.3.3.2 PCR扩增


PCR扩增采用带GC夹子的特异性引物U968-GC(CG CCCGGGGCGCGCCCCGGGCGGGGCGGGGGCA CGGGGGGGAACGCGAAGAACCTTAC)和L1401(CGGTGTGTACAAGACCC)对细菌16S rDNA的V6~V8区进行PCR扩增。25μL PCR扩增体系为:2×Taq Master Mix 12.5μL,DNA模板1μL,引物(10μmol/L)各1.5μL,ddH2O 8.5μL。PCR扩增程序:95℃预变性10 min;95℃变性30 s,56℃退火30 s,72℃延伸30 s,32个循环;最后72℃再延伸10 min。


1.3.3.3 DGGE


使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采用40%~60%的变性胶。将灌好胶的玻璃板放入电泳槽内升温至60℃,130 V预跑胶20 min。点样20μL,200 V、90 mA高压预跑胶10 min后,85 V、50 mA恒压下电泳16 h。电泳结束后,将变性胶放入50 mL 1×TAE电泳缓冲液(含5μL Gel-Green DNA染色剂)染色30 min。用ddH2O漂洗2~3次后用化学发光仪系统拍照。


1.3.3.4 DGGE条带回收与测序


将变性胶置于紫外条件下,用无菌手术刀切下各泳道的主要条带,溶于盛有20μL TE缓冲液的PE管中,4℃过夜提取DNA。以回收的DNA为模板,以U968(AACGCGAAGAACCTTAC)(无GC夹子)和L1401(CGGTGTGTACAAGACCC)为引物进行扩增。PCR扩增体系和条件同1.3.3.2节。


1.3.4 CEO、CSEO、BPEO抑菌性能测定


1.3.4.1抑菌圈直径


将优势腐败菌接种于LB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用无菌生理盐水调节制成106 CFU/mL的菌悬液,置于4℃冰箱备用。用无菌棉签蘸取菌液,在培养基上划线涂布。将6 mm的无菌空白药敏纸片放置于培养基上,分别滴加10μL CEO、CSEO、BPEO,每皿4片,以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在4℃冰箱中放置4 h,使精油在含菌平板上自纸片中心向外围扩散,随后放入各温度培养箱培养16~24 h。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抑菌作用判断:抑菌圈直径>20 mm为高度敏感;10~20 mm为中度敏感;6~10 mm为低度敏感;<6 mm为无抑菌作用。重复3次实验均有抑菌作用的结果判为合格。


1.3.4.2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e,M I C)和最小杀菌浓度(m i n i m u m b a c t e r i c i d a l concentrate,MBC)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精油的MIC与MBC。分别吸取一定量的CEO、CSEO、BPEO,加入1%(V/V)吐温-80无菌水溶液,使其体积浓度为64μL/mL。吸取1 mL上述植物精油溶液,加入LB培养基,将其体积浓度依次稀释为32.0、16.0、8.0、4.0、2.0、1.0、0.5μL/mL,最后一管移取1 mL植物精油溶液。每个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菌悬液,在培养箱中培养16~24 h,若溶液呈现澄清状态,对应的植物精油体积浓度则为MIC。蘸取澄清试管中的溶液划线,24 h未长菌的植物精油体积浓度即为MBC。


1.3.4.3细菌生长曲线


各精油的细菌生长曲线通过光密度测定,吸取一定量的植物精油和菌悬液置于酶标板,使精油体积浓度分别为MIC和2MIC,放入培养箱培养,每隔2 h取出测定OD600 nm。实验重复操作3次,每次设置3个平行,记录并绘制生长曲线。


1.4数据处理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以Duncan检验进行显著性(以P<0.05为差异显著)标记。


相关新闻推荐

1、禽呼肠病毒S1133毒株接种DF1细胞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材料与方法

2、苯磺隆降解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长条件优化

3、琼胶酶活性不动杆菌体生长、产酶曲线、酶解反应研究(一)

4、纳米ZnO-Ag复合材料对小麦根腐菌菌丝生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二)

5、枯草芽孢杆菌S1对黄瓜白粉病的预防促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