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的库尔勒香梨为原料,使用YEPD培养基,从中分离获得100株酵母菌,按照菌落特征,形态学分析并结合ITS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其种属,确定其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和奥默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对其进行耐糖分析。


实验步骤


取活化好的菌液按4%接种量接种于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5%、10%、14%、18%、22%的YPD培养基中,每组2个平行,恒温水浴振荡箱28℃、180 r/min培养,由于菌悬液浓度与OD600nm值成正比,所以利用比浊法,每隔6 h测定一次样品的OD600nm值[15],获得试验酵母菌的生长曲线。


结果


耐糖生长曲线及耐受性分析

菌株D4和13在不同葡萄糖含量条件下的生长曲线见图1。由图1A可知,随着糖含量增加,菌株D4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在糖含量18%条件下,生长量明显下降,延滞期为12 h;在糖含量22%条件下,延滞期为48 h,且未出现明显增长。可得菌株D4的最高耐糖浓度为18%。


由图1B可知,随着糖含量增加,菌株13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延滞期为6 h时,生长量明显下降;当糖含量为18%和22%时,菌株13的延滞期延长至48 h未出现明显增长。可得菌株13的最高耐糖浓度为14%。


图1菌株D4(A)和菌株13(B)在不同葡萄糖含量下的生长曲线Fig.3 Growth curves of strain D4(A)and strain 13(B)in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


相关新闻推荐

1、海洋聚球藻噬藻体S-H35一步生长曲线、宿主专一性鉴定——实验结果、结论

2、真菌培养的详细介绍

3、植物共生VII型分泌系统导致铁从根部渗漏以促进定植

4、白星花金龟幼虫新鲜虫粪微生物菌群分离与鉴定——结果与分析、结论

5、土壤微生物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具体起着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