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乙醚敏感性试验
取2 mL病毒液与0.5 mL乙醚混匀置4℃过夜,次日900×g离心30 min,吸取下层病毒液并过滤除菌,于MDBK细胞中测定TCID50。
1.6.3氯仿敏感性试验
病毒液以2400×g离心30 min去除细胞碎片,取1.2 mL上清与200μL氯仿混匀置4℃过夜,次日取上层病毒液并过滤除菌,于MDBK细胞中测定TCID50。
1.6.4胰蛋白酶敏感性试验
取1 mL病毒液与等体积0.5%胰蛋白酶溶液混匀(胰蛋白酶终浓度为0.25%),置37℃作用1 h,立即加入4 mL胎牛血清以终止胰蛋白酶的作用,过滤除菌后于MDBK细胞中测定TCID50。
1.6.5耐酸耐碱性试验
分别取2 mL病毒液,将其pH调至3.0、5.0、9.0和10.0,置于37℃水浴中作用1 h,再将pH调至7.0,过滤除菌后于MDBK细胞中测定TCID50。
1.6.6温度敏感性试验
各取1 mL病毒液,分别置于50℃和56℃水浴中作用30 min。各取1 mL病毒液与等体积MgSO4(终浓度1 mol/L)混匀,分别置于50℃、56℃水浴中作用30 min。处理后的病毒液均于MDBK细胞中测定TCID50。
1.7病毒的细胞嗜性
将分离的病毒NM575株分别接种于MDBK、BHK-21、PK-15、MDCK、Vero-E6、CEF、Marc145等细胞中,逐日观察,出现CPE及时收毒。收获的病毒液于MDBK细胞中测定TCID50。
1.8病毒一步生长曲线
将分离毒株NM575按100 TCID50/0.1 mL分别接种于MDBK细胞6小瓶,吸附1 h。用PBS洗去未吸附的病毒,加入维持液,于5%CO2、37℃培养。分别于接毒后3、6、12、24、36、48 h收毒,收获的病毒液于MDBK细胞中测定TCID50,绘制生长曲线。
1.9 RT-PCR检测
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牛肠道病毒BJ001株(HQ663846)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扩增P1基因的引物,引物序列为:P1F:5'-C C A A C T G A A C C T G G C G T A T-3',P 1 R:5'-GACTGTAGCCCGAAATCCC-3'。预期扩增片段大小为1338 bp。
按照AXYGEN病毒RNA小量提取试剂盒方法提取病毒基因组RNA。用下游引物作为反转录引物将RNA反转录为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1基因的扩增。PCR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30 s,50℃退火45 s,72℃延伸3 min,共30个循环;72℃再延伸10 min。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将扩增片段进行胶回收,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入感受态DH5α中,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摇菌后送吉林库美公司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BEV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较,利用MAGE6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绘制遗传进化树。
2结果
2.1病毒的分离结果
30份鼻拭子接种MDBK细胞后,第1代有1个样品出现CPE,表现为细胞圆缩集聚并突出于底层细胞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破裂。进行病毒分离,获得的毒株命名为NM575。其他样品盲传后未见CPE。对照组细胞生长良好(图1)。
图1病毒分离株NM575在MDBK中引起的细胞病变
2.2电镜观察结果
病毒分离株NM575接种MDBK细胞的上清,经电镜负染可观察到无囊膜的球形病毒粒子,直径大小约30 nm,与小RNA病毒粒子的特征相符(图2)。
图2分离株NM575病毒粒子电镜图
2.3病毒的理化特性
100µg/mL的DNA抑制剂5-溴脱氧尿苷(BRDU)不能抑制分离株NM575的增殖,能够抑制DNA病毒IBRV,不能抑制R N A病毒B P I V 3,且对M D B K细胞无毒性,由此可判定该毒株为R N A病毒。分离株N M 5 7 5细胞培养物经乙醚、氯仿及胰蛋白酶处理后,TCID50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分离病毒对脂溶剂及胰蛋白酶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耐酸耐碱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可抵抗pH3.0的酸性环境,但对pH9.0的碱性环境敏感。50℃30 min可使该病毒活性明显下降,56℃30 min可使病毒失活,表明该病毒对热敏感。在病毒培养物中加入终浓度为1 mol/L MgSO4后,经50℃或56℃30 min作用后其TCID50无明显变化,说明二价阳离子(如Mg2+)可提高分离病毒对高温环境的抵抗力(图3)。
图3分离病毒株NM575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相关新闻推荐
2、一个全新的细菌生长调控的权衡理论体系,与国际主流观点有何不同
3、室温条件下pH、aw及盐分对腐败希瓦氏菌生长概率的交互影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