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微藻)创新应用团队在微生物系统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基于全基因组分析首次明确了中慢生根瘤菌属及其近源属的属级分类基因阈值,创新提出9个新属并完成15个物种的科学重分类,为微生物分类学确立了新标准。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得国际微生物系统委员会认可,并正式列入原核微生物分类名录。这一突破性研究为微生物分类学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学术界的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及其近源属的分类混乱问题。


根瘤菌是农业微生物中的重要类群,尤其在植物固氮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中慢生根瘤菌属与近源的Aquamicrobium、Pseudaminobacter等属的分类关系一直较为混乱,多个不同属的物种在进化树上混杂在一起。由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缺乏属级分类的标准,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该类群的系统学研究和实际应用。

为解决这一难题,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微藻)创新应用团队基于系统基因组学方法,构建了叶瘤杆菌科(Phyllobacteriaceae)所有典型菌的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39个核心蛋白序列,将Mesorhizobium及其近源的4个属划分为15个簇和亚簇。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团队从DNA和蛋白层面计算了所有典型菌间的差异度,发现典型菌间全基因组的平均核苷酸一致度为77.40%至80.91%,核心蛋白平均氨基酸一致度为83.98%至86.16%,这些数据间隔为属级分类提供了明确的阈值。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将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的15个(亚)簇分类为15个属,并提出了9个新属的建立,同时对15个种进行了重分类研究。


这一成果不仅为微生物分类学提供了新的标准,也为相关菌株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该研究为原核生物在属级分类单元的科学分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依据,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微生物分类学的难题,不仅推动了微生物系统学的发展,也为农业微生物的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关研究成果以“Phylogenomic analyses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Mesorhizobium complex:proposal for 9 novel genera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15 species”为题,在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领域顶级期刊《BMC Genomics》上发表。该研究近日正式获得国际微生物系统委员会认可,研究团队提出的9个新属已全部列入原核微生物分类名录。


据悉,文章由生命科学学院李岩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田长富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生命科学学院孙利芹教授、硕士研究生郭亭妍、墨西哥国立理工大学Wang En-Tao教授以及英国约克大学J.Peter W.Young教授也参与了该项工作。研究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烟台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新闻推荐

1、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吗?有哪些用途?

2、冷冻休克处理含有减毒沙门氏菌的巨噬细胞,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3、O2/CO2主动自发气调对枝孢菌菌落形态、致病能力、生长曲线的影响(一)

4、人参外泌体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的分子机制(一)

5、江米酒曲中高产凝乳酶菌筛选、生长曲线及凝乳活力及蛋白水解活力测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