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冷饮冷食广受欢迎。很多人偏爱冷藏食品是因为它们味道、口感以及质量更好、更方便,更贴近自然。但你是否知道,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病从口入,低温食品并不更安全。
低温并不能杀菌,只是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大部分的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在冷藏和冷却的低温下(-1~7℃)仅仅是降低了生长速度或不生长而非死亡,也就是说一旦环境温度达到适宜范围,微生物将会再次活跃和繁殖。
在低温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密闭化、自动化程度不高,流程中手工操作较多,微生物能从原材料、人员、设备、环境等媒介中污染到产品上。以冰淇淋为例,这类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一次性灭菌,食用时不再经过加热处理,因此,由生产环节中的微生物污染和生长成为极大的潜在风险。
低温中储存食品就是进了“保险箱”吗?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所有的食品都有保质期,但很多时候人们会误认为在低温中储存食品就是进了“保险箱”,其实不然——保质期仅供参考!研究表明,食品的腐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微生物增值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这个数量通常被称作“腐败监测水平”。食品腐败变质速度与储存环境密切相关,低温下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降低,但部分微生物当逐渐适应新环境后,开始繁殖并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后,食品仍将最终走向腐败。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来说,即低温环境中可能会使食品保鲜的期限延长,却不是“保险箱”和“万灵丹”。
低温环境,少数微生物仍旧在生长。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表明,存在一些能在0~1℃的低温中生长的病原菌和腐败菌,前者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后者如假单胞菌、明串珠菌等。也有报告表明,在-2~20℃的条件下,嗜冷的梭菌可以导致真空包装肉类的腐败。此类在低温食品生产保存过程中生长的微生物,如果防控不及时,将会极大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食源性疾病,流程细节把控很关键。
除了在零售及终端严格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处理和制备食品外,在生产端,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采用良好的卫生程序,在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所有阶段(从农场到餐桌)整合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体系(HACCP)等。
食品安全是制造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防控微生物,先清洗再消毒是王道。清洗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滋生源,消毒即杀菌,这也是全程卫生管控的核心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