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2.1小檗碱对不同肠道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小檗碱对24株肠道菌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能够引起肠道感染的痢疾志贺菌、弗氏志贺菌抑制作用较强(64μg/ml),而对肠道正常菌群普通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抑制作用较弱(>1024μg/ml)(表1)。

表1小檗碱对不同肠道菌群的抑制作用

图1小檗碱对肠道菌生长曲线的影响(A:金黄色葡萄球菌;B:弗氏志贺菌;C:痢疾志贺菌;D:沙门菌)


2.2小檗碱对肠道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肠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弗氏志贺菌、沙门菌为待测菌,绘制不同浓度下细菌的生长曲线。由图1可见,无论小檗碱浓度高低,所有加小檗碱的肠道菌生长曲线在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都位于对照组之下,表明小檗碱对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4种肠道菌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高,其抑制作用也增强。由于高浓度小檗碱溶解性不好,影响了分光光度计对OD600的检测,所以我们只测定了低于MIC的小檗碱浓度对肠道菌生长的影响。在引起肠道细菌感染的痢疾志贺菌、弗氏志贺菌、沙门菌中,可以看到痢疾志贺菌生长最快,弗氏志贺菌、沙门菌生长相似且较为缓慢。加药后,小檗碱对痢疾志贺菌的抑制也较为平缓,对弗氏志贺菌、沙门菌的抑制在对数生长期较大。小檗碱对痢疾志贺菌仅延长迟缓期,几乎不影响其倍增时间;但是对沙门菌和弗氏志贺菌则不同,小檗碱明显增加了沙门菌和弗氏志贺菌的倍增时间。


3讨论


本文选取24株常见的肠道细菌,通过在体外测定盐酸小檗碱的抑菌活性,可以看出小檗碱的抗菌活性并不强,其MIC大部分在64μg/ml以上,远远低于阳性对照药左氧氟沙星。而临床将小檗碱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却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我国将小檗碱用于临床治疗胃肠道感染的最早报道见于1957年[8],近几十年来,广大医生和人民群众都已经将小檗碱作为非处方药用于各种腹泻的治疗。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碱治疗胃肠道感染的机制,除了对致病肠道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之外,还在于小檗碱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对胃肠道黏膜功能有保护作用[9]。通过本研究的测定也可以看出,小檗碱对肠道菌群中的有害菌(痢疾志贺菌、弗氏志贺菌、沙门菌等)的抑制作用较强。也有报道指出,小檗碱还能够增加有益的肠道菌,如能够增加具有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功能的Blautia和allobaculum等菌属,而SCFA能够调节肠道pH值、抗炎、调节人体代谢与免疫[4]。


MIC值是一个常用的反映药物对细菌抑制作用的数值[10],但不能反映药物对细菌整个生长周期的影响。本文通过绘制小檗碱对4种代表性肠道菌作用的生长曲线,动态地反映了小檗碱作用0~12 h范围内对4种肠道菌的影响。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檗碱对痢疾志贺菌仅延长迟缓期,几乎不影响其倍增时间;但是对沙门菌和弗氏志贺菌则不同,小檗碱明显增加了两者的倍增时间。推测其原因,有可能是小檗碱通过对痢疾志贺菌某些基因的调控导致其在迟缓期的代谢受到抑制。而对于沙门菌和弗氏志贺菌,小檗碱可能主要影响其分裂期的相关基因表达或者酶的活性。具体作用机制,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深入验证。本研究为今后探讨小檗碱抑制肠道菌生长的规律以及小檗碱与肠道菌相互作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新闻推荐

1、鸡胸肉中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噬菌体生长曲线、生物学特性分析(三)

2、鸡大肠杆菌在不同限铁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及对空肠弯曲菌的作用(二)

3、不同浓度的乳铁蛋白对大肠杆菌生长抑制或促进情况——结果与讨论、结论

4、鼠伤寒沙门菌株生长曲线、毒力、在肝脾上的定殖能力(三)

5、O2/CO2主动自发气调对枝孢菌菌落形态、致病能力、生长曲线的影响(一)